前不久发帖汇报了交响二号使用的初步感受,总的来讲是基本上满意的。但是在看了本论坛中香港李先生玩双功放的帖子后就有点不淡定了,决定也配置双功放,给自己的HIFI系统升升级。在另购了一台路遥RB-1582MKII后级功放后,经过十多天的试听,将一些初步感受向大家作个分享交流。 一、 双功放的配置和接线情况 1. 双功放构架简介。双功放的构架有两种,一种是功放生产厂家一般作为旗舰产品推出的双单声道功放,两个声道各用一个单声道功放推动,即所谓的MONO-MONO。两个功放严格配对,确保音色声场的一致性。另一种就是用两台立体声功放推两个音箱(必须有两组输入),即双功放双线分音(Bi-amp)。Bi-amp又分水平接法(通常所指的接法)和垂直接法两种玩法,前者用一个功放推两个音箱的高中音,另一个功放推低音;后者是两个功放各推一只音箱的高中音和低音。两种接法如下图所示(默认音源有两组输出): Bi-amp水平接法
Bi-amping 垂直接法
2.双功放的实际使用。由于水平接法可以使用不同的功放,给搭配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在音色声效上也会有更多的组合,这种接法玩双功放的门栏较低,可玩性更高。我开始在另添置后级功放前,就是用一台D类老功放推交响二号的高中音(效果后面再讲)。但我心目中还是中意垂直接法,这样最能体现两台原厂功放固有的特色,也能和前级协调一致,发挥原厂机组合的整体潜能。虽然论坛中香港李先生有路遥双功放的成功先例,但由于无法与其本人联系交流,对很多操作的具体细节缺乏感性认识,如前级如何向两台后级分线。看网上的案例和专家的建议,主张用“一公转二母”RCA转换接口来从前级分线(随后我还购买了一对转接口),但经过查询路遥官网和阅读产品测评,发现厂家有这样的描述:说前级有两组XLR 平衡输出,可以用于Bi-amp,保险起见,我写信询问了路遥售后,确认了我使用两组XLR线来组建双功放垂直接法的正确性。下面是我的接线图。
一、 单功放与双功放的听音感受和效果比较 单功放(包括双线分音接法,即Bi-wire)与双功放双线分音(下面简称Bi-amp)在音效上的差异,不管是在专业杂志或是媒体论坛上,都得到广泛认同。毕竟单功放双线分音严格上来说,只是将音箱中的分频器至音箱外接线柱的这段线路,延长到了功放输出接线柱而已,而双功放则是增加了一倍的功率,在声效上优于单功放也在情理之中。甚至有人认为,两台普通的功放玩Bi-amp后,整体声效会提高一个档次,效果与高一档的功放相当。就我这段时间的体会,Bi-amp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提升确实比较明显:
1. 高音更晶莹透亮,无论是听流行音乐还是古典音乐,吉他拨弦三角铁和铙钹的声音更加亮丽和突出。高频的量感也更密实。在卡拉扬指挥的1987年新年音乐会的《艺术家四方舞》中,2分55秒,号角齐名,铜号有一抹金属的光辉,雄壮而嘹亮。 2. 中音密度稍有增加。如在蔡琴的《被遗忘的时光》中,歌声更加凝实和清晰,情感的演绎显得真切和传神。
3. 低音的下潜深度,量感和质感都显著提升。在《艺术家四方舞》中一开场的齐奏犹如火炮齐鸣,让人大吃一惊。蔡琴的《渡口》中,鼓的低频量感和质感更突出,弹性也多了一点。
4. 音场中空气感增加。人与乐器、乐器之间的分离度明显提高。在徐美澜演唱的《离歌》中,1分20秒高潮时,人声鼓声和铃声虽然交织在一起,但各自的质感和彼此的分离度都能清晰感受到。感觉就像一只大网罩住了一群色彩斑斓的鱼,这些鱼是鲜活和游动的,它们彼此之间有间隙、流水和层次,是生动和凸显的。在单功放中,感觉高潮这段比较模糊杂乱。
5. 弦乐的质感增强了。在拉赫玛尼诺夫的《练声曲》大提琴演奏中,琴弦的声音扎实而富有质感,微带一些木头的韵味,真实还原大提琴的醇厚音色。而单功放播放此曲时,琴声略显浮滑散乱,好像运弓缺乏信心和掌控力。
总之,双功放双线分音,除了改善了三频延伸,在通透度、清晰度和立体感等方面,全面碾压单功放。至于水平接法和垂直接法之间的差异,前者高音更亮;后者低音更劲,且在声场质感和通透度上更胜一筹。
三、总结 双功放双线分音,不仅仅是功放功率的叠加,更是声效的拓展。除了音色没有改变外,几乎是全方位的改善:声场更阔,音场更透,质感更实,人声更清晰,细节层次更多,人物乐器定位更准更凸显。有兴趣的烧友可以自行体会一下。对玩水平接法的有两个建议:一是不要让两台功放品质包括功率相差太悬殊,否则差的一方会严重拖后腿。我以前用D类小功率功放推交响二号的高中音,结果完全没有量感和控制力,高音太锐利不堪入耳。二是尽量用一台前级二台后级构架,不要用合并机。否则高中音和低音要在两台功放上分别手动调节音量,孰大孰小,很难匹配和拿捏准。至于值不值得配备双功放(以路遥功放为例,另购一台后级,费用约为前后级的38%),这就看你的追求和预算了。虽然双功放增效明显,但还不至于脱胎换骨。烧友们对其惊艳的表现一般会愉快地接受,但也会很快的遗忘。因为在发烧路上的“喜新厌旧”永远是烧友们不倦的追求。 谢谢阅读,期待您的交流和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