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手的大玩具
玩音箱这个东西确实比较耗费精力,自十几年前开始发烧,不断的升级更新器材,但由于空间的限制,一直在书架箱和小型落地中间徘徊,一直没敢尝试大型的落地箱,内心中不免有些遗憾,在不断的诱惑中,以及傲娇的小心思下,最终还是冲动战胜了理智,出掉了手里的一对PROAC落地,入了一对拿破仑15寸大同轴箱!
其实我在不同场合听过很多次拿破仑了,这箱子的声音我算是比较了解的,但这次买回家接在自己的系统上还是让我折腾了好几天。
因为房间的限制,我摆位非常局限,官方给出的最佳听音范围是4-6米,而我的距离大约在3.5-3.7米之间,所以想得到那种庞大的声场很难,不过好处是我几乎可以全部听直达声,把房间其他不利的因素减到最少。
在家里用,我不赞成对声学做过多的处理,一来很多声学材料对人体无益,二来视觉效果也不理想,很多方面需要妥协,目前我房间最大的问题是驻波和噪声问题。噪声不可避免,电脑啊、硬盘盒啊,菊水电源这些都是噪声源,但一开箱子这点噪声就完全覆盖掉了,算是过关吧。
我的系统非常简单,PC+路遥1590前级(带解码)+路遥1582MKⅡ后级+拿破仑箱子,CD全部装箱打包了,前段时间把最后的播放机BDP105出了,这次算是和CD真的说再见了,曾经用CD和PC对比过,差别非常小,几乎听不出来,而且PC的确非常便利,所以这次算是彻底放弃任何实物碟片了。
关于拿破仑有几个特点非常值得一提。
第一是低频下潜深,而且速度快,这样的特点,表现大规模交响乐的时候就非常出色。相比同级别的箱子,拿破仑规模感要大许多,你会发现出了之前听到的乐器外,声场外部多出了整整一圈的低频乐器以及低频的回响。
《骷髅之舞》,可以明确的听到低频乐器躲在最外圈,柔柔地发出深沉厚重的低频。拿破仑的能量感,可以轻松充满30平米的空间。这里主要是采用的15寸同轴单元,高音单元和低音单元完全在同轴轴线上,这样类似于点生源的发音模式,才得到低频和高频更好的一致性,而有的箱子虽然低频听着量感不错,但却有点别扭,就是高低频一致性不好的缘故。
另外拿破仑的这个共鸣箱体体积非常庞大,是普通落地箱的2-3倍,这样的设计可以让气流在箱体内得到充分的运动,使得重放的乐器规模感更加庞大,声音会更加的宽松,这都属于先天优势,小箱子永远都无法比拟的,我在很多人那都听过拿破仑,都为它这个宽松的声音和气势所着迷,因为这个是小箱子无法体会到的。
拿破仑的第二个特点是中频密度非常高,聆听爵士乐的时候,中频解析力可以让所有乐器呈现出明确的形体,只要闭上双眼,所有乐器都钉在原地,几乎能看到每个演奏者的动作。也许有更厉害的箱子,直接让人睁开眼睛就能有这样的感觉,不过目前我还未听到过任何这样的箱子,包括我听过的肯德堡在内,都没体验过睁眼能看到乐器的感觉。我在ATCS CM150上,体验过类似的中频,密度出色,温暖。不过atc的低频收敛很多,更沉稳的感觉,而拿破仑感觉更奔放。但ATC毕竟是20几万的箱子,价格实在差的太多。
拿破仑第三个特点是高频非常柔软,但是也非常纤细,悠扬,飘逸。虽然不如SCM 150高频那么艳丽,但是反而增加了一份真实。和SCM150比较,你会觉得SCM150的高频解析很好,非常清晰,但是缺乏了一些柔软感。小提琴,SCM150多了一些滑滑的感觉,而拿破仑则是非常真实的质感。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的拿破仑估计也发挥了7,8成,目前听《查拉图斯特拉》,中提琴厚厚的,甜甜的,简直迷死人。高频可以听出一排一排的小提琴,轮番演奏,美妙绝伦
。
最后的一些建议:
要玩好拿破仑,必须注意它的低频下潜非常深,然后却又非常平直。这样,如果空间太小,低频会泛滥失控。我有用拿破仑的朋友形容,一旦功放选配不好,储备功率不足,拿破仑好像坏了似的,低频完全失控。
不过,如果空间很大,你又会发现拿破仑低频平直,充满整个空间的低频,而且下潜非常之深。
另外一点是,小空间用拿破仑一定要谨慎,想得到好的声音,就需要对空间处理得当了,处理完空间后,闭上眼睛欣赏古典乐,那层层叠叠,厚厚的弦乐群,躲在声场深处的大鼓,还有饱满大气的铜管都会让你深深着迷。聆听Jazz经典,high life 和 componion的经典第三轨,都让你仿佛置身现场,闭上眼睛,声场完全展开,乐器完全会在客厅里头演奏,你能看到它们的前后,左右,你也能看到每个乐器的形状和运动,甚至能想象乐手的动作。以前我一直不知道Jazz试音听什么,以为大家都是听味道。最后才知道,Jazz乐试音,就是听现场感,越好的系统,越能复现那一份现场的感觉。当你“看”到爵士乐每个乐器,想象到每个乐手的演奏动作,就算大功告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