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着对音乐的热爱和对音响的热忱,今年8月,我入手了我最想买的歌剧二号。
继承歌剧一号优良传统,垂涎已久
究竟歌剧二号有何辉煌历史,在我心中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因为原先我有朋友就买过歌剧一号,我去试听了之后得知了歌剧一号的厉害,这次的歌剧二号也是听朋友说了很多次,自然想买一对了。多方研究后,终于下手。
怀旧经典造型,做工精细
我家专门给歌剧二号弄了个听音室。一走进听音室,便看到歌剧二号已经就定位。歌剧二号的箱体大小和歌剧一号差不多,方方正正,从外表上看不出任何圆滑的曲线,虽然像歌剧二号这样设计的箱体,在上一世纪六、七零年代十分常见,但在音箱外型讲求曲线、小巧的今天,便显得典雅别致,散发浓厚的怀旧风情。 走近歌剧二号仔细观看,便可发现歌剧二号的木箱虽然造型单纯,但做工十分精细,无论前障板的边缘以及与箱体接合的地方,箱体木板间的45度接角,还有螺丝钉与音箱端子周围,都处理得十分精细,看不出任何木材纤维突起而造成的粗糙感。
箱体细节处理十分细腻,让人无从挑剔
大家都知道,四方型的箱体,由于有3对木板相互平行,因此容易产生大能量的驻波,造成箱音。如果依据这样的逻辑,歌剧二号的音染岂不是很重?一开始我也很担心,但是后来了解到当初在参与设计的时候,就发现音箱木板的厚度,会对箱体的共振产生影响,而歌剧二号正是运用这样的原理,降低箱体的共振,传达清晰的声音。
经典同轴单元——音箱灵魂所在
除了箱体设计有其独到的哲学,歌剧二号所搭载的铝镍钴磁同轴单元,也堪称是同轴系列的的独门绝学。在过去,振盆单元的振膜大都以纸浆等天然材质制成,制作成本高,质量有不容易控管。设计师在音箱开发过程中,发现铝镍钴磁可塑性高,而且成本低廉,是相当适合作为大量生产的振盆材料。
歌剧二号搭载的铝镍钴磁双磁路同轴单元,其独特的配方,不但让振膜有油亮的光泽,而且可以避免震动转化成热能,保持更多细节。
说到这里,肯定有朋友问了,也见过别的箱子用这种材质的,那歌剧二号有什么不一样呢?其它单元在运作时,有一部分动能会转换成热能,因此会吃掉尾韵中的细节,因此透过这种单元聆听音乐,声音比较干,缺乏生气;而歌剧二号同轴单元因含有特殊配方,能避免细微的震动转换成热能,保留蕴藏在尾韵中的细节。我认为,歌剧二号单元优异的尾韵还原能力,正是让它魅力独具的原因所在。而歌剧二号上所使用的同轴单元,其悬边经过改良,相信其细节重现能力会更为卓越。
经典搭配,互帮互助
器材搭配方面,我选用的是马兰士5001 CD与tanke M8功放。前者采双单声道设计,搭载PCM 1794芯片以及A类差动扩大,而且CD读取后会暂存于内建的缓冲存储器,可减少CD错读的机率;至于M8功放,也同样采双单声道设计,由极简的电路设计保持讯号的完整。
眼前一亮的声音编制,绝美的声音
高音明晰亮丽,低频丰腴带劲
很多人一看到像歌剧二号这样造型古典的英式音箱,会不由自主地觉得抒情爵士或是古典弦乐最适合透过这种音箱播放。不过,在试听一开始,我先反其道而行,播放法国大键琴演奏家Pierre Hantai在《Scarlatti 4》(Mirare MIR285)专辑中演奏的头四首键盘奏鸣曲K212、K247、K144与K133。K212与K247两首曲子速度明快,节奏热烈,旋律之中拥有许多繁复密集的装饰音,然而透过这套系统聆听,大键琴的声音颗粒感拥有秾纤合度的形体,不会过于纤细,也不会过于粗厚,至于音色的明度,也同样散发出恰到好处的光泽,不会过于刺眼,也不会过于暗沈。更重要的是,每个键触在歌剧二号的诠释下,展现清晰的瞬时细节,让装饰音有着连珠般粒粒分明的质感。我本来以为这种英国复古音箱,偏重肉感而不重解析,不过听了这两段奏鸣曲后,推翻了我先入为主的偏见。
虽然歌剧二号同轴单元有其独特的金属质感音色,但是在聆听中,隐隐约约可以听出音乐高、低音音色走向各有其特色。在结尾的地方,有以缓慢节奏演奏的高音音符,音色听起来有着精巧雅致的质感,而且余韵延绵极长,让人回味不已,重拍多以大量合弦呈现,此时可以听出低音的部份透过歌剧二号诠释,带有一抹油画颜料般浓郁色泽。
为了弄清楚歌剧二号的声音特性,我决定播放《迪欧提玛弦乐四重奏》在专辑《American Music》(Naive V5272)演奏美国当代作曲家George Crumb的《B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一乐章,看看四把设计原里相近、音域声部不同的乐器,透过歌剧二号播放,听感如何。结果聆听之中,四把提琴乐器在演奏时,都带有极为真实的擦弦细节,为这四把乐器演奏而出的旋律增添触感鲜明的纹理。然而,歌剧二号在呈现左方的小提琴的声音时,声线纤细流丽,有着如丝如绸的光泽,而在呈现大提琴的音色时,犹如以平头水彩比画出的线条,转折之处总是带出大片色块,让音乐有着饱满丰腴的肉感。看到此,想必有人会问道:小提琴与大提琴一细一粗,那么声音听起来岂不是左轻右重,失去平衡?答案正好相反!我在此时听到的,正好是两种不同音色交织而成缤纷色彩,而且厚实的低音丝毫不会掩盖中高音的旋律与细节,让听感保有一定的透明度。 垂涎三尺,让人联想到食物气味的听感
我察觉到歌剧二号有着如此性感的低音,感到惊喜万分,于是我播放由雅科夫.克赖芝伯格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与德国大提琴家穆勒修特演奏的萧士塔高维奇《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Orfeo C 659 081 A)中的第一乐章。乐曲开始由大提琴独奏,厚实饱满的音色,充满食物的香味,让人联想到刚做出来的牛肉汉堡,肥美多汁的肉块以及全麦面包,融合成让人食指大动的丰富滋味。而1:47秒开始,大提琴以拨动方式发声,透过歌剧二号播放,同时展现出丰腴的形体,以及脉搏跳动般的力度。至于音场方面,在品乐的试厅室中聆听,可以歌剧二号能够还原出深邃的音场,让大提琴独奏与乐团之间拉出明显的层次感。而在乐团演奏方面,除了低音弦乐器展现大片的柔软质感外,出手力道更是拳拳到肉,为音乐提供充沛的动能,至于2:16出现的铜管乐器,听起来光芒四射,精神奕奕,与低音弦乐器有着不同的特质。
听了这么多古典音乐专辑,现在轮到爵士乐,让歌剧二号换个口味,看看是否能依旧能大展身手。我播放《Sine Qua Non》(Coup Perdu CPCD001)中的最后一首《Les Papillions Noirs》。乐曲一开始,有着以铁琴演奏、听起来如同珠宝八音盒般的音乐,透过歌剧二号播放,音色犹如过着琥珀色的蜂蜜,甜美透亮,而之后出现的萨克斯风吹奏,听起来如同刚出炉的海绵蛋糕一般,松软绵密,香气四溢,聆听之中,感受不到让人神经紧绷的毛躁感。 在这张专辑的最后,还有两首隐藏曲目,一个是吉他独奏,一个是女声演唱。吉他独奏的音轨透过歌剧二号播放,吉他的形体宛如在大型电影屏幕上观看,形体十分硕大,不过低音琴弦的弹播声传出如同手打乌龙面般Q弹带劲的嚼劲,高音琴弦也展现出纤细又不失柔嫩的质感,听起来格外舒适,丝毫不会因为吉他形体以及弹奏手劲加大而感到怪异,而聆听此段音乐时,我不由得联想到旅法华裔画家常玉笔下的女体,凹凸有致,肉感十足。至于最后的女声演唱,透过这对音箱播放,质感轻盈,展现出年轻的音色与轻松的气息,而背后伴奏高音弹播乐曲,一如少女的发丝,轻盈飘逸,而负责节奏的鼓声犹如大块的弹力跳垫,为整个音乐提供舒适又富有弹力的支撑。
人声栩栩如生,鼓声力度强劲
歌剧二号播放古典乐与爵士乐,皆可展现出舒适的质感,那么播放摇滚乐,会不会显得软脚?我播放来自河北石家庄的摇滚乐团《万能青年旅店》(有料音乐 uloud032)同名专辑中的《十万嬉皮》。这首乐曲一开始,主唱的声音犹如从传统的收音机音箱传出来,音场狭小,充满噪讯,到了0:35秒之后,音色恢复正常,电吉他、贝斯、鼓、小号等各种乐器的声音突然大鸣大放,宛如猛兽出柙,积蓄已久的能量瞬间倾泻而出,其中音场空间的变化以及音量的变化,爆发力十足。随后主唱的歌声以未处理的方式呈现,透过歌剧二号播放,不但声音透净,没有音箱造成的音染,而且人声的质地比其它乐器更为柔软、更有血肉感,主唱常常出其不意营造而出的尾音转折,传达出生动的韵味。
兼具舒适、速度与力度,均衡舒适
我本来以为歌剧二号的音色是标准的英国绅士风,矜持温厚,恭谦有礼,从头到尾、从高到低,都保持着温文儒雅的风貌。没想到,在当天聆听之后,我发现歌剧二号人声生动多情,高音纤细清晰,低音肥美多汁,尽管三者走向大相径庭,但融合在一起丝毫没有违和感,反而营造出色彩变化丰富的音乐景象。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歌剧二号出手迅速有力,收尾也相当果断,尤其在低音部位更是如此,因此为音乐增添形体丰腴、弹力强健的肉感,带来健康活泼的听感。
歌剧二号在诠释音乐上有其独到的手法,他在音色丰富,肉感十足,可是又不会让人欠缺速度与力度。我承认他超出了我的想象,至于其他惊喜,我相信还有待挖掘,不过我一旦发现,就会跟大家分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