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黑胶碟的最初印象,是在2、30年代的上海电影中,黑白略显划痕的胶片里出演的富足人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家的">家的先生小姐,手持漂亮的玻璃酒杯,或舞或坐在雅致的房间,背后传来一个喇叭花样式的黑色唱机里袅袅的纯色声音,有布鲁斯、蓝调或当红女明星的浅吟低唱。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个以30年代广州为主题的酒吧里,我见识到了真正的数款唱机和许多的黑胶碟,以及用现代音响播放的黑胶碟。我一下就震撼了。虽然也听CD,也追求发烧的顶尖音质,但是,面对黑胶碟的声色,我只能说,现代科技的音色很苍白。
我不会那么技术地分析,纯粹感性地比较音质的话,我只是不喜欢CD那么尖的音线,以及每一个音节被机械化修饰后的完美。而黑胶呢,通透、清澈、开阔,隐匿的瑕疵,它通过你的耳朵传递的是一种非常有如真人在你身边呼吸的温暖感觉,有人情味,不像数码那么冷冰冰。
1965年到1975年这10年间,是古典音乐的黄金时期,之后,就再没有过这样的年月。所有古典音乐的演奏大师,包括混音师,在那一段时期灌制了无数张经典唱片。当时唱片录制的方式,只能一次成功,一个话筒没摆放好,一种乐器没配好,都要重新来过一次,那样高水准的混音师,现在全球加起来总共都不超过10个。而恰巧,那时候的音乐载体,最重要的就是黑胶唱片,是它幸运地保留了最好的音乐。比如三大男高音之一多明哥,他现在的唱功根本无法和20世纪70年代时相比。
当时香港的很多歌手也灌录了不少流行音乐的黑胶碟,直到80年代初期,邓丽君在大陆流行的时候,她的唱片销量也很惊人。现在不少黑胶碟收藏者收藏较多的也是那时期香港的音乐碟,可见,香港音乐之所以发展快,是和那时的起步分不开的。
有不少经典的音乐和演出录音,因为丢失了母盘,所以不可能找到同样内容和水准的CD,只能在黑胶碟里听到了。
黑胶记录了音乐发展史上最特殊也辉煌的一段历史,但是现在,仅仅有几家公司在为黑胶发烧友继续生产唱片,其他的,都早已经停产了。出于价格和播放载体的局限,黑胶碟的受众群体很小,形成不了一块单独的市场。
无论是CD、MD、MP3,都不能不说是在科技进步下的音乐机械表现,他们是商业的成功,却并不意味着音乐的进一步成熟。它非常方便,录制上完全可以后期合成,演奏者、歌唱者的种种瑕疵都可以后期弥补,所以“音乐家”诞生就特别容易,以前一个音乐家一年出一张唱片已经算太叫人惊喜了,现在的歌星一朝成名天下,一年出几张个人唱片太容易了;听众听起来也方便,可以随身携带,可以随时变化选择曲目,黑胶就不行,一张就20分钟,30分钟,你只能安安静静地守着唱机完整地听。在机械化大生产下,CD压制生产比黑胶方便得多,一张母盘压几万张都没问题,唱片公司也容易赚钱。
我相信以后会有更好的载体出现,也相信未来的音乐一定能够超越20世纪7、80年代的水准,但时间的遥不可及,是我未必能看到的,而且,现在也看不出这个趋势,好像在做音乐的人们现在追求的都是电子科技的极限发挥。不说音乐本身,光看看黑胶唱片的封套,你就看得出那时候的人们对一张唱片的讲究几乎到了完美和真实的地步,厚实的纸张,毫不含糊的印刷,朴实自然的造型,打开一张黑胶碟的盒子,就如同打开一件艺术品,没放进唱机就似乎能听到音乐飘出来,你不能不为之沉醉。而现代音乐产品的包装,乍一看似乎颇有创意,品质也不错,但是细看下来,也不过是个“美丽的谎言”罢了,数码科技可以对很多拍摄好的照片施加魔法,腰再细一点,皮肤再好一点,背景颜色再迷离一点,等等,这不过是需要多动动鼠标而已,经不起细细品咂。
随着网络的发展,很多网络音乐和歌手也应运而生。我就自己下载了录音程序,找了几个喜欢的歌曲伴奏,自己关起门来体会了一把录音棚感觉,合成后的效果虽然干瘪,但经过修饰功能的弥补,乍听上去也丝毫不逊色于大歌星,发在网上的几个论坛和自己的主页里,也赢得了不少小红花。
但是,我始终难以忘记黑胶碟的朴实音色,就象一个老人常常感怀他的青春时光一样,不停的想,却无法和青丝、和初恋相见。
而我们的青春也象黑胶碟一样一去不复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