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知道,入手一套近两万的影院,绝对称不上便宜,但要说到我刚入手的世纪,通过3天的使用,确实是值得这个价钱的,拥有接近大厂HI-END级影院的效果,3天世纪的使用,已经足以让我体验穿越施工,重回音乐现场的感动了
难以忘怀的感觉之一:仿佛身处音乐厅的感觉
如何给Hi End音响的定义。简单一句话能让你穿越时空,重回音乐现场。世纪影院就是有着这样的效果,当我在客厅,茶余饭后,我听著世纪,那种彷彿身处音乐厅的感觉,是的,我们身处斗室,但音符的流泻那么自然地从面前的世纪传来,闭上眼睛,我静静地享受著宛如置身音乐厅的氛围,忘记音响的存在,或许,当我们忘记音响的存在时,真正的音乐开始展现了温度。
单元特写
网上的客服跟我说过,世纪是今年刚刚上市的影院,世纪最特殊的设计,莫过于能带来均匀声场的的带式高音单元。让我想起多年前在广州的音响展上第一次看到带式高音的场景,那是一对外国品牌的HIFI书架上,标价20多万,只能听过享受过后,远远离开,怎么想都不觉得那是一对喇叭,更像是装饰品。带式发声的喇叭一直是美好的想像,而且比传统点音源更显合理,如果我们把声波想像成水波,在平静无波的湖面上,从中心点投入一个小石子,水波漂亮地从中心扩散,推出一波波平滑的同心圆。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想像,把水波纹路的平面扩散变成360度3D立体,那么世纪的带式均衡能量发生单元,就显得非常合理了,没想到买影院,居然顺带还能圆了我听音乐的书架梦,真是一举两得啊。
难以忘怀的感觉之二:让音响与空间结合在一起
为什么是「尺寸」?难道器材大小比性能数据更重要?是的,器材总要摆放在空间里使用,如果空间不适合,又该怎么好好享受?器材规格等于好听吗?未必,用过世纪之后才知道摈弃这些性能数据也无伤大雅,因为器材的大小牵涉到如何摆放,这些都是空间设计师必须知道的数据,而我,只要将世纪摆到家中接电来用就好,这下子您看出世纪的用心了,首先器材肯定性能狠好,不需要从数据上展现实力,但是如何把世纪融入居家环境当中,那是「专业」室内设计师必须先知道的重要数据。从这里我们也看出来音响产业的转变,好听是基本要求,但如何让声音与居家空间巧妙融合,不光是音响的专业,还必须把「空间设计」的专业融合在内。
少了与性能相关的数据,我们怎么品评世纪影院?没问题,器材不是拿来用看的,而是拿来听的,我们从专注的聆听当中一定可以找出答案。世纪影院不去强调许多「专业」的数据,而是透过一张张漂亮的照片,让音响与空间结合在一起,展现生活化的一面,这种手法并不是爱HIFI首创,但是越来越多Hi End音响制造商已经往这个方向靠拢。说实在的,我们真的不需要知道究竟单元用的是什么材料,音乐材料本身没有声音,我们也不太需要问电容用的是哪一个牌子?够不够贵?因為器材本身的价值并不是那些零件,而是音响设计者如何把Know-How转化為「会发声的艺术品」爱HIFI在Hi End音响界成名多年,他们也越来越懂得个中道理,毕竟,消费者买音响不是為那些零件,而是一件「完成品」,而世纪影院设计的唯一目的,就是成為宛如艺术品一般的发声体。
难以忘怀的感觉之三:很自然地把音场铺陈出来
为什么世纪影院看电影的效果会特别迷人?甚至把其他价格更高的影院比下去了?并不是其他品牌的前后级不够好,我想一定是因为比特音频这个品牌,坚持用自家器材来设计喇叭,所以那种水乳交融的和谐与自然,绝对是在设计喇叭的时候一点一滴微调出来的。请不要误会我觉得世纪影院的的带式高音可以击败所有的其他高音单元,而是在搭配了带式高音后,回到了「全自然」影院的场景,带式高音相比其他的高音,在电影重放这个环节,长于控制力,低频量足又速度快,性能强,厚实度十足,音像形体也更为具体庞大,唉,我又词穷了,总之,听世纪影院的过程如果梦境一般让人享受。
如果你问我世纪这套影院的声音魅力在哪里?答案还是360度发声的带式高音,很自然地把音场铺陈出来,高中低三频均衡到到了极致,而且一听就感觉和传统点音源喇叭完全不一样。玩传统点音源喇叭,音场定位靠的是摆位,左右声道距离狠重要,如果喇叭靠得太近,音场就会缩小,如果喇叭离得太远,音场宽阔了,但形体聚焦会松散,适当地摆放喇叭才能找出音场定位的甜蜜点。可是世纪却不需要这般大费周章,喇叭在试听室常摆的位置就定位,我大概就没有特别移动世纪了,表现出来的音场空间感非常宽阔,虽然我很不喜欢「音场穿墙而出」的形容词,可是世纪影院确实有这种魔法般的魅力,即便没有刻意调动喇叭位置,按照平常的习惯摆放,世纪开声就立刻「消失」在空间当中,您不会感受到左右声道的位置,而是在试听室裡面幻化出栩栩如生的音乐舞台,乐团的相对位置与声部变化,全都因為开阔的音场,自然而然地呈现。
难以忘怀的感觉之四:彷彿时空距离全都消失了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就是直接将世纪放到了我家的客厅,虽说没有独立的听音室,可这一点也不妨碍我听张莎拉的与库特马舒合作的「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老大师带著年轻美女,让我想起另一个老少配的组合,就是慕特与卡拉扬,一样的「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一样听第三乐章,时空相距数十年,可是在世纪上面聆听,音乐依然鲜活有力,这就是Hi End音响的魅力。两场相隔数十年的音乐会,收录在CD上面,透过世纪重播,彷彿时空距离全都消失了,我身居斗室,眼前摆放的顶级影院,可是喇叭消失在空间当中,音响把我带回了这两场音乐会的现场,慕特拉奏这首曲子的时候,还不到二十岁,张莎拉则是在老师(就是库特马舒)的要求下,一直到三十岁才录製布拉姆斯,可是慕特当时虽然更年轻,演奏的神情却显得老成,卡拉扬与柏林爱乐主导著速度,慕特在大师的框架下,展现成熟的演奏技巧,而张莎拉虽然拖到三十岁才录这首曲子,年轻人的自信与衝劲却更猛,库特马舒与德勒斯登爱乐则是配合著年轻人的速度,曲子跟著轻舞飞扬了起来,越拉越有劲。奇怪,我怎麼在分析曲子,不是,是世纪实在太真太美,让我一头栽进音乐裡面,忘了我只是初试世纪的音色而已。
因为360度发声的设计,世纪先天上的优势就是轻松建构如真似幻的音场,不过随着世纪在我家的时间越久,渐进式地调整也让我更了解BT-AUDIO的设计。调整的重点在哪里?还是喇叭间距,世纪的低频设计采用高低双位低音,所以喇叭左右距离会影响低频的密度,量感则影响不大,低频的密度重要的调整依据是定音鼓的声响,定音鼓的位置都在乐团后方,世纪的音场宽阔又宽松,如果没有把定音鼓的「份量」与「密度」调整出来,低频段会显得量多但偏松散。还好,世纪已经到我家了,我可以慢慢听、慢慢移,诀窍就是把定音鼓的形体重量抓到,那就离好声不远了。
难以忘怀的感觉之五:用耳朵「看」见真实的音乐现场
还不只,轻声的琶音是问句,之后跟著猛烈的回答,再一次轻声问,跟著是更猛烈的回答,过井伸行的演奏跟著乐谱上面的指示一路刚强起来,伴随著是演奏家的呼吸声,跟著音乐的起伏喘息著,是的,世纪就是能把这些现场演奏的各种细节表现出来,让我们彷彿用耳朵「看」见真实的音乐现场。当然,过井伸行的呼吸声不是音乐,可是那些现场的细微声响,告诉我们演奏者正以全力冲刺,要把贝多芬的吶喊表现出来,当音乐和缓下来的时候,您不会听见过井伸行的喘息,也清楚地瞭解贝多芬的音符和缓了下来。当然,如果您的音响系统不像世纪那么清楚地把钢琴音乐表现出来,也同时交代那麼丰富的现场演奏细节,您一样可以享受贝多芬的「暴风雨」,可是当您听见演奏者紧紧跟著乐谱上的音符,使劲全力之际用力呼吸,您真的可以整个人进入音乐当中,好像真的到了卡内基厅。
世纪严格说来并不是爱HIFI中顶级旗舰产品,但BT--AUDIO旗下的产品改款也很慢,几乎每一款都称得上经典。与红衣主教相比,世纪只能算是小品,可是却更容易使用,更方便在家中摆放,更重要的是,世纪真的拥有重现真实音乐会现场的能力,让我忘记音响的存在,全心投入在音乐当中。我知道,音乐会的现场还是音响无法取代,可是如果您要飞去卡内基厅参加过井伸行的音乐会,来回旅费加上住宿,只要追个几场,您就可以买得起世纪了,您说,能重现无数经典音乐会录音的世纪贵不贵?
胡思乱想
如果你能坚持看下我这么多的唠叨吗,就不难发现,世纪是一个定位颇为微妙的东西,它衔接了普通影院用户和发烧友用户的使用习惯和特性,而在未来,它可能会是家庭影院的一个切入点,将简单实用与影音享受连接在一起。必将是众多厂商未来必将争夺的市场,网络高清盒子就是一个面向万千家庭的内容终端,未来还会触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回到世纪影院,世纪影院的整体体验已经很完整了,无论是设计还是硬件都达到一定的高度。我用了三天,看了不少电影、听了不少音乐,整体感觉不错。使用功能全面。比较遗憾的就是我家面积有限,不太适合配上投影,看来为了世纪,以后也还要再换套房子才好啊。期待爱HIFI以后还能有更让人出乎意料、眼前一亮的影院上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