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友应先炼听力,再选购器材 爱乐之人都爱听音乐,没器材如何能听?看到话题大家不免有点疑或.其实这是本人发烧历程的感慨,实属无妥!
何解?因为交的冤枉学费太多,有感而发.从儿时参加无线电小组起爱上电子技术,至长大后有机会读上<无线电基础>,<网络与滤波>,<模拟电路基础>,<数字电路基础>等,实在是路漫漫.....
回想当年同学们能玩小提琴,二胡,秦琴,口琴,自己因为家境贫寒,只能买支短笛,但学了<笛子吹奏法>后,什么广东音乐,"我是一个兵"等在学校音乐晚会台上也引来掌声,能感受到那音乐的陶醉,一乐也!由于儿时对音乐略有接触,可能因此为培养"乐感"打不了一点基础吧.到工作几十年后,经济略有改善之后,把业余兴趣又从中西医转回到音响上来,希望能有一套花费得起的器材用来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从附近的乡镇市场一直转到广州海印,都难如愿,哎!
何解?原因是"乐感"难求.平,能消费得起的听起来又不满意,声音好有乐感的看一下是天价,我等工薪方族又褰中羞涩,妥何!好在一个高烧的亲戚慷慨相赠一套欧洲器材,才暂时解馋.听了一般时间又不满足,要自己摩一部胆前加入系统.大家都知做一个好的前级不易,从2003刊于<无线电与电视>的<世界名胆前级大比拼--之1,2>起计箅,至05年刊于港<胆机世界>的SP-10胆前,历时艰辛难于评说,单放弃不用的发烧零件就交了不少学费,又花银两买器材对线材,音箱,功放,CD机研究一番,为的是追求音乐还原时那令人感动的"乐感".有些朋友对我让4寸的H149喇叭能平滑地下潜到20Hz表示惊讶,我讲这是真的,可以现场考察以证不虚.低频是整个音乐的基础,没有低频还听什么呢?但低频是量感容易质感难求.未知各位同意否? CD机是水之源头,飞利甫的850是老产爷爷了,但基础好,要让他唱得更欢快,其间花的金钱与时间很难说了... 如果爱乐人炼好听力,荷包又胀,那么转一个圈把所要的东西搬回来就可安心听那美妙的音乐,免了多次升级所花的时间与金钱,多好!如何炼听力? 有条件的多去听现场,这在身居大城者镇不难.无机会听现场可找机会听真乐器的声音,如卖乐器的琴行,社区活动中心文艺表演等.如无条件听真声,可找些好的软件,反复多听同一段,培养对声音的辨别能力与记忆力,同一个碟,在不同的(朋友,音响店)地方要听出差别来.如果还辨别不出,还要多听.小提琴可多听穆特和帕格尼尼.........广州近几届音展的碟就质量不错. 下边介绍<高保真音响>05年赠的两个碟: 1.<金耳朵是怎样练出来的>,里边有不同响度对比,不同频率测试讯号,可以练听力和测试系统和音箱. 2.<录音的秘密>.里边同一首曲用不同的频宽技术录成,听起来感觉差别很大.你的听力有了基础,选器材就有了参考标准,选,配就好办了.希望各位能选到你心仪又效果好的器材吧.拙见:能放出好的音乐的叫"音响",否则只叫"会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