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观点,或与我以前写的HIFI笔记不同。在此随时学习其他网友的思想和观点,我的观念在吐故纳新中更新和进步。这是冬凌草思想还没有僵化的表现。
——题记
HIFI发烧,未必需要亲手安装机器的技能;音乐发烧,未必一定要知道奏鸣曲的结构。正如著名乐评家郑延益所言:“相当多的资深爱乐者,并不了解曲式结构,但他们听得确实很专业。”
我们常吃鸡蛋,很多人能够辨别草鸡蛋和洋鸡蛋的味感差别,这种能力其实与熟知鸡蛋是怎么孕育出来,并由多少种营养构成无关。因为生产和消费是有联系的两回事。
曾经有一次,别人请我评价一部放大器,我写了很多评语,然后认为这部放大器应该取消负反馈电路,以拓宽频响,改善瞬态响应,减少失真。
评语写完后给设计师看,他看的时候一直在吃吃地笑,说:你抓毛病抓得还是对的,但对改进电路设计的建议没有什么道理。然后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你是外行里的内行,内行里的外行。不过这就是HIFI发烧的极佳境界。”
外行里的内行,内行里的外行。这句话值得玩味。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门道看多了会不热闹,热闹的人不问门道。外行里的内行,内行里的外行,算是有热闹也有点门道,结合以来就是感性和理性都有点,也算跨界英雄。
HIFI需要感觉,需要热情,这是基础。稍微加点门道,让感觉和热情有点方向和规矩,那么这种感觉会更准更深入。并且HIFI这东西还是需要感觉的比例更多点,和门道相比,感觉和热情更重要。HIFI如此,听音乐亦如此。
一个明显的例证是,录制音乐的专业录音师,大多既不HIFI也不喜业余听音乐。在他们的耳朵里,一支曲子已经被分割成了无数个小段,每一件乐器都和效果器相连。听一段现成的曲子,出来的评论往往是这个地方电平再高点合适,这个地方话筒再远一点点更好……都是极理性的分析,连贯的HIFI感觉已经不存在,激情已经被理智和技术属性碾得粉碎。
几乎绝大多数的录音师,家里只有很简单的录音机,那是听听天气预报用的,问他们为什么不买好点的音响设备,回答都是上班已经烦死了,回家还不清净点?再说,那些失真,受得了吗?原来这些专业的音频工作人员,已经不能玩HIFI了,他们听到的都是失真了也。
与音乐家一起欣赏音乐往往很无趣,有一位曾经是薛伟大学同学的钢琴教师与我住得很近,经常拿些新唱片来听,有时也招些闲散人员一起来。曲子一开始,他们就是评“XX这个地方弓法不对”,“XX这个地方速度不行,都破了破了”……曲子一路下去,批评一路下去,这种聆听完全就是技术性的,与欣赏的境界相去很远,没有激动,没有感动,没有震撼,而且这些专业音乐工作者再也走不回外行的纯真了。
HIFI器材和音乐作品的制作者往往是没有爱乐者和发烧友的这份感性的,就如美食家基本没有厨师出身一样,曾经沧海难为水,当拘泥于一个电阻一个电容的设置时,整体和细节已经交错在一起,宏观和微观已经失控,处于接受和感受者地位的立场已经丧失,屁股指挥脑袋,他们再也不能与细节脱钩了。
距离产生美,距离产生的美是真美。陈从周教授在《说园》中论述:看苏州园林,必得下点毛毛雨时才好,那样人与景有了距离和间隔,钻在一目了然的细节里,便迷失了赏景的趣味。
由此我想起了“一叶障目”这样的话,也想起了“海阔天空”的前提。
当然,审美的距离要适度,太远了也不行,如此便引出“内行中的外行,外行中的内行”的议论,此为合适的欣赏者位置,是为佳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