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对音响单元所知甚少,尤其是对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单元例如号角,同轴等单元的好处与弊端所知甚少,在此给大家带来一些同类的知识,粗谈一下这些很多人迷惑的东西先从多单元说起~
多单元设计的好处是每个单元只工作在一个较窄的频段,而且是它最擅长的频段,同时由于由多个单元分配整个频段的重播,所以每个单元的工作负担比较低,承担的功率负荷也低,因此失真就比较小,而且由于有专用的单元各司其职,也有利于将频带做宽。像我们以前代理的美国LEGACY音箱就是使用多单元设计的代表,像MCINTOSH、INFINITY、GENESIS的高级型号同样推崇多单元设计,相信大家对MCINTOSH音箱那面“单元阵”都记忆深刻吧。使用多单元的缺点是:分频器复杂,不容易出好声,很靠设计师的功力,况且多只单元同时工作,也要确保它们协调一致,这就涉及到一个相位问题,同样不容易做好。越多喇叭工作,就越偏向于“面声源”,这与HI-FI所提倡的“点声源”是相违背的。
同轴单元正是为了获得“点声源”的目的而设计的,在这方面是以TANNOY、KEF为代表。无疑,同轴设计是可以获得较好的定位效果,但凡事“针无两头利”,你想,高音单元和低音单元这是两种工作性质完全不同的元器件,它们两者靠得这么近,必然容易相互影响,产生互调(互相调制)失真(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全频带单元,同一只单元要同时做两种不同的工作,必然两者都不能做到最好,而且两者还相互影响,所以全频带单元的互调失真是最大的)。此外,同轴单元容易产生动态不足的问题,这也是由于两只单元装在一起、相互牵制造成的。我们看到TANNOY专门推出了超高音头,就是为了补足高音单元延伸不足的问题而设计的。为什么同轴单元的高音部分延伸不好?说到底还是和低音单元相互牵制的问题,最后都不能做到极致,只能折衷了。显然TANNOY也承认自身产品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最后谈谈号角音箱的问题。好的号角音箱具有气势庞大、能量充沛、声音的穿透力强的优点,散发出与普通音箱不同的魅力,而且通常灵敏度都相当高。你会留意到号角音箱普遍使用大口径低音单元,为什么会这样做?那是因为低音单元的口径越大灵敏度就越高,就越容易高灵敏度的号角相匹配。但即使如此,号角的灵敏度仍会高于锥盆低音单元,这样必然要对号角单元的灵敏度进行衰减,这样对音质就会产生影响了。而号角音箱设计的最大难点就在于号角本身,号角其实是“加载”在驱动头上一样额外的物件,必然对声音产生影响。实际上,号角本身有一套复杂的数学模型,要做好相当困难。号角的形状、开口曲线、长度等因素只要一点变化,声音就会产生明显的变化,这让设计师非常头疼,很难把握。况且这只是与理论上数学模型有关的东西,实际操作时还牵涉到号角材质、分频点选择等诸多问题,如何取舍,又和设计师是否具有丰富的经验有关。而且号角与锥盆是两种物理性质、声音特性均相差很远的东西,但分频点偏偏又只能选择在人耳比较敏感的区域,如何让两种不同的单元融合而发出和谐的声音、而不是“阴阳声”?这同样很考设计师功力!在设计能力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贸然去碰号角箱,失败的机会远远大于成功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一般设计师不碰号角箱、市面上号角箱品牌偏少的原因了。况且号角箱具有效率高、投射距离远的优点,这很适合面积很大的影剧院,但放到家居中,号角箱的这些优点都派不上用场,反而它失真偏大、不够细腻的缺点却很容易暴露出来,这也是人们普遍认为号角箱难玩、好的号角箱难找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没有一种音响设计形式是十全十美的,都是各有优缺点。设计师只能尽量扬长避短、折衷平衡。所以,音箱设计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是一门妥协的艺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