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HIFI(爱菲)音响网

快捷导航

蓝光时代,国产企业何去何从

2009-10-23 16:5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29| 评论: 0

已经在中国市场苦苦开拓了几年的BD(Blu-ray)蓝光最近好消息不断,一边是前HD-DVD盟主东芝日前正式投入之前的敌对阵营“蓝光光盘协会”(BDA);另一方面是BD蓝光标准的领跑者索尼率先针对中国市场大幅降价,降幅惊人。
   
尽管国外几大蓝光厂商都在卖力吆喝,但在国内总是摆脱不了“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局面。产生这种局面是因为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欧美蓝光标准BD和中国自身的蓝光标准CBHD的缠斗才刚刚开始,谁将最终占有市场还是未知数。虽然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7家中国碟片或碟机厂商通过“蓝光光盘协会”的授权,但绝大多数中国企业都未真正进入蓝光市场。道理很简单,那就是目前蓝光根本不赚钱,抑或是看不到发力以后未来能有所回报。蓝光产业对于这些企业来说,虽然前途光明,但是水太深、暗礁太多。
   
最让国内厂商头疼的就是专利。由于没有核心技术专利,国内碟机厂商已经在DVD时代吃尽了苦头。由于当时受制于单向专利授权许可,国外相关专利组织向中国企业收取了高额专利费。中国厂商每生产一台DVD碟机需要支付的专利使用费甚至高达20美元,这导致中国许多DVD制造厂商丧失利润空间。而蓝光主要专利所有者松下、索尼与飞利浦三家公司已决定在今年下半年将与碟机、与光盘片厂商接洽,正式开始收取蓝光DVD专利费。据说新的专利使用费规定每台BD蓝光播放机为9.50美元,刻录机高达14美元。
    
另一方面,中国蓝光CBHD由于得到了一些HD-DVD的免费技术专利,相对于DVD来说,再也不用交那么多的专利费,与BD相比更是省不少钱。而且CBHD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它与DVD产业可顺利对接,国内众多DVD生产线花费较少资金即直接升级为CBHD。但是CBHD的劣势也非常明显,那就是片源极其薄弱。BD蓝光背后有迪斯尼、福克斯、派拉蒙、华纳、索尼、狮门等国际大电影公司的支持,而CBHD背后的片源供应商寥寥无几。也正是如此国内企业现在非常矛盾,按照世界高清DVD产业的趋势,BD蓝光一统江湖已无悬念。但是由于CBHD由于有自主知识产权,又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力推,在国内会具有较大的政策优势。但与蓝光早在多年前便全面启动技术标准化和市场化应用不同,CBHD的市场推广则是于今年刚刚起步,创新体系与市场推广架构还很不完善,这让企业无从发力。
   
在DVD时代中,中国企业只能在产业链末端靠代工制造的微利生存。而在即将上演的蓝光时代,国内厂商甚至连代工的机会都将失去,率先进行生产线新建和改造的台湾和东南亚厂商已经占据先机。

最新评论

©2025 lovehifi.com, all rights reserved天津百声科技有限公司 许可证:津ICP备2025029366号 ·  公安:12011302120114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音响商城
返回顶部